第1357章 侠客行(91)-《金庸作品集(简体新版)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他妻子向来总是等他回家后一起吃饭,但有一天张训回来时,妻子已先吃过了,对他说:“今天的食物很有些特别,因此没等你,我先吃了。”张训到厨房中去,见镬里蒸着一个人头,不禁大为惊怒,知道妻子是个异人,决意要杀她。他妻子道:“你想负我么?只是你将做数郡刺史,我不能杀你。”指着一名婢女道:“你如要杀我,必须先杀此婢,否则你就难以活命。”张训就将他妻子和婢女一起杀了。后来他果然做到刺史。(出吴淑《江淮异人录》)

    这个女人算不得是剑客,只能说是“妖人”。不过她对张训一直很好,虽然蒸人头吃,似乎并无加害丈夫之意。那婢女当是她的心腹,她要丈夫一并杀了,以免受到婢女的报复,对丈夫倒一片真心。任渭长在图中题字说:“婢何罪,死无谓”,没有明白张训之妻的用意。(“罪”是“罪”的本字,秦始皇做了皇帝,臣子觉得这“罪”字太像“皇”字了,于是改为“罪”字,见《说文》。拍皇帝马屁而创造新字,很像是李斯的手法。)

    张训在历史上真有其人,是安徽清流人。杨行密起于淮南,部下大将大部分是合肥、六合、宿州一带人氏。世传杨行密以三十六英雄在庐州发迹。我不知三十六英雄是那些人,相信“张大口”张训必是其中之一。杨行密部下著名的大将有田頵、李神福、陶雅、李德诚、刘威、台濛、朱延寿等人,个个骁勇善战。

    欧阳修的《五代史》中说杨行密力气很大。《旧五代史》中则说他跑路很快(会轻功?),每天能行三百里,最初做“步奏使”的小官,用以传递军讯。《资治通鉴》则说:“行密驰射武技,皆非所长,而宽简有智略,善抚御将士,与同甘苦,推心待物,无所猜忌。”从历史上的记载看来,杨行密所以成功,第一是爱护百姓,注重人民生活,第二是善于抚御将士,第三是性格坚毅,屡败屡战。他用兵并无特别才能,但不折不挠,拖垮了敌人。

    杨行密本是高骈部下的庐州刺史,这刺史之位也是他杀了都将自行夺来的。高骈统治扬州,政事给吕用之弄得一团糟,部下将官毕师铎、秦彦、张神剑(此人本名张雄,因善于使剑,人称张神剑)作乱,杀了高骈。吕用之逃到庐州。杨行密发兵为高骈报仇,占领扬州,由此而逐步扩大势力。(后来吕用之在杨行密军中又想捣鬼,为杨所杀。)

    当时杨行密的大敌是流寇孙儒。此人十分残暴,将百姓的尸体用盐腌了,载在车上随军而行,作为粮食。孙儒的部队比杨行密多了十倍,进攻扬州时杨行密抵挡不住,只好退出。孙儒入城后纵火屠杀,大肆奸淫掳掠,随即退兵。杨行密派张训赶入城中救火,抢救了数万斛粮食,赈济百姓。

    杨行密和孙儒缠战数年,互有胜败,最后一场大会战在皖浙边区进行。张训部队坚守浙江安吉,断了孙儒军队的粮道。孙军食尽,军中疟疾流行,孙儒自己也染上了,杨行密由此而破其军,斩孙儒,收编了孙儒的不少部属,奏凯重回扬州。《十国纪年》载:“行密过常州,谓左右曰:‘常州,大城也,张训以一剑下之,不亦壮哉!’”那么张训的剑法似乎也很好。

    杨行密到扬州后,财政甚为困难,想专卖茶叶和盐,他部下的有识之士劝他不可和民争利,说道:“兵火之余,十室九空,又渔利以困之,将复离叛。不若悉我所有,易邻道所无,足以给军。选贤守令劝课农桑,数年之间,仓库自实。”杨行密接受了这个意见,并不搜括榨取百姓,而以与外地贸易的办法来筹募军费。

    《通鉴》称:“淮南被兵六年,士民转徙几尽。行密初至,赐与将吏,帛不过数尺,钱不过数百;而能以勤俭足用,非公宴,未尝举乐。招抚流散,轻傜薄敛,未及数年,公私富庶,几复承平之旧。”可见政府要富足,向百姓搜括并不是好办法。税轻,征发少,对百姓仁厚,藏富于民,经济上的控制越宽,公和私都越富庶。单是公富而私不富,公家之富也很有限。

    五代十国时天下大乱,杨行密所建的吴国却安定富庶,便是轻傜薄敛之故。杨行密军力不强,部下亦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将才和智士,但爱民爱士。朱全忠数度遣大军相攻,始终无法取胜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