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7章 念头通达-《初唐小闲人》
第(1/3)页
贞观六年的腊月,江南的三季稻迎来了第三次大丰收。
至此,三季稻的参考数据也逐渐成型。
三季稻,理论上可一年三熟,但实际上江南的稻种种植三季,用了一年零两个月。
也就是说,三季稻实际种植起来,在江南想要做到一年三熟还是有点困难。
两年五熟,应该算是一个比较准确的数据。
至于为何三季稻做不到一年三熟,李让也带着纨绔们总结出来了几方面的原因。
其中最主要也是占比最重的原因,还是人手不够。
没错,就是人手不够。
三季种植,三季收获,现在三季稻的生长时间已经有了非常标准的参考数据。
夏季粮的生长周期在三个月左右,秋季粮的生长周期略长,但最多不会超过三个半月,冬春两季的粮食生长周期最长,但也就是四个月左右。
所以,粮种的生长周期上没有问题。
真正出问题的地方在于人手。
因为劳作的人手不足,导致了每一季粮食的种植和收割都需要耗费掉大量的时间。
以贞观六年的夏粮和秋粮为例子,夏粮是七月份开始收割,但秋粮落地之时,已是中秋。
这就是一个半月的时间被浪费掉了。
如果有足够的人手,完全可以将这个过程压缩到半个月左右。
但江南的人口就那么多,大唐的人口就那么多,这是硬伤,李让也没办法。
其他的经济也好,粮食也好,李让都可以想办法在短时间内做到爆炸式的增长。
唯有人口的增长,李让是真没办法。
一个新生儿从呱呱坠地长成一个壮劳力,至少需要十六年的时间。
李让就算再牛逼,也不可能缩短一个人成长所需要的时间。
所以,尽管李让已经找出来三季稻无法做到一年三熟的原因,却也只能被动接受三季稻没法子做到一年三熟的事实。
“上天啊,给个面子,让大唐多些人口吧!!!”
贞观六年的最后一天,李让非常虔诚跪在供桌面前,朝昊天上帝行五体投拜大礼。
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