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53章 一点奖励-《穿在1977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他随即看着陈凡笑道,“那这个车的设计图?”

    陈凡微微一笑,“这个车很简单,这些天我已经差不多完成设计。”

    顿了一下,他又说道,“其实造车最难的还是发动机,只要有发动机,几乎任何一家机械厂都能生产出汽车来。”

    杨厂长等人正要点头,就听见陈凡继续说道,“所以为了以后不被发动机卡脖子,我建议你们连发动机一起自己造。”

    “啊?”

    杨厂长愣愣地看着他,“我们也能造发动机?”

    虽然车间配合陈凡修复了两台伏尔加汽车发动机,可那只是修复,生产的话……,实话实话,他确实有些信心不足。

    陈凡却不以为然地摆摆手,“别说小排量发动机,就是大功率发动机,以机械厂的条件,也能一点点的敲出来。唯一的区别就是不能量产而已。”

    在忽略法律和专利的情况下,复制发动机最大的难点有两个,第一个是材料,第二个是工艺,其中最核心的就是零件精度和质量。

    这两个也就是所谓的“技术壁垒”,如果没有合适的材料和设备,即便能将发动机全部拆开、测量,也复制不出来。

    可那是针对先进的汽车发动机。

    陈凡又没打算让机械厂造超跑,自然差不多就行了。

    再说了,这个时代的发动机,再先进能先进到哪里去?

    以机械厂的条件,还有单位里那十几位八级工,就算弄台最先进的宝马发动机过来,陈凡也有把握复制出来。

    可能唯一的缺陷就是合金材料了。

    也许是陈凡的信心感染了他们,也许是他们本来就不甘平庸。

    于是三下五除二,机械厂造车的第一款产品,就这么定下来了。

    众人当即提起酒杯,呼呼啦啦地碰了一圈。

    李副厂长放下酒杯,哈出一口长气,脸色颇有些惋惜,“造微货的话,之前小凡画的那两辆车的设计图,就浪费了呀!”

    杨厂长也轻轻点头,正准备附和。

    这时便听见陈凡说道,“那两张图其实不算什么,只不过是伏尔加和嘎斯的复刻图而已。经过这次拆解造车,我心里已经有了一点想法。”

    杨厂长立刻迫不及待地问道,“什么想法?”

    陈凡笑了笑,“我知道你们都想造汽车,尤其是想造和红旗、上海牌一样的轿车。我觉得完全可行。”

    杨厂长惊讶地看着他,“那伱还建议我们造微型货车?”

    陈凡轻轻摇头,“不冲突。微型货车技术含量不高,对发动机等配置的要求也低,甚至用户对产品的期望值也很低,如果能改造出一条生产线,很容易就可以实现量产。

    可是轿车不一样,对技术、对设备的要求都更高,以目前机械厂的条件,基本上不可能量产。”

    这年头的轿车可不分什么豪华型或经济型,只要是轿车,那都是高档玩意儿。既然是高档货,心理预期当然不一样。

    桌上所有人都目不转睛地看着陈凡。

    杨厂长若有所思,“你说不可能实现量产,意思是不是,不量产的话就可以?”

    陈凡竖起大拇指,“杨伯伯高见。”

    他反手指向屋外,笑道,“就外面那两辆车,怎么出来的大家都知道。杨伯伯,你觉得,就咱们机械厂的生产条件,把所有零件都造出来,并且达到我要求的标准,大概需要多久可以造出一辆车?”

    杨厂长是主管生产的厂长,对制造自然不陌生,更何况后期他几乎每天都在过问这两辆车的改装进度。

    此时听到陈凡的话,心里默默盘算了一阵,便说道,“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,各个车间分别配合,大概10天内能够打造出全套的汽车零配件。”

    他缓缓抬起头,“包括发动机。”

    陈凡轻轻点头,“再加上内饰装潢,打个富余,半个月造一辆车,差不多了吧?”

    杨厂长点了点头,“差不多。”

    陈凡笑道,“既然如此,那就在微型货车之外,再开一个高档手工轿车车间。”

    “高档手工轿车?”

    杨厂长有些迷糊,“难道全部零件都要用人工来造?那样半个月可不够。”

    陈凡摇头笑道,“有机器当然用机器,所谓的手工,其实就是相对于流水线而言。另外,这种手工订制轿车与量产车的最大区别,就是零件尺寸的匹配度要高度契合。

    如果量产车3000公里出首次故障,那手工车就要达到6000公里,甚至是8000公里。总而言之,四个字可以代表这种汽车,那就是精雕细琢!”

    听到这里,几位领导隐隐都想明白了什么。

    微型货车那是走量的,是机械厂发展壮大的利器,而手工汽车却是机械厂的门面,展现的是机械厂的技术实力,是机械厂往上升的助力器。

    杨厂长脸色越来越兴奋,“按照你说的,那这种车会不会有一天能超过红旗和上海汽车?”

    陈凡笑道,“如果说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,那是不可能的,人家可是亲儿子,机械厂这种后来的可比不上。

    可要说质量和档次,除非他们也推出手工车,否则绝对比不上不惜成本、精雕细琢的产品。”

    虽然没有明说,但所有人都明白了。

    这种车不是造出来卖给普通单位的,而是特供上级领导专用!

    机械厂不缺钱,缺的是渠道、政策,如果用这种车开路……

    可是这种事只能做、不能说,要不然就成了搞特殊,是需要严厉批评滴!

    杨厂长春风满面,端起酒杯和陈凡碰了一个,闭口不再谈汽车的事,甚至连图纸都没问。

    有个能画全套汽车图纸的专家在,还怕没有设计图吗?

    实在不行,就用嘎斯和伏尔加那两套,换个壳子不就完了。

    接下来,陈凡又和几位领导聊了机械厂产品线的事。

    机械厂的产品线实在是太杂了,而且很多都是临时任务。

    缺自行车了,商业局就请机械厂生产一批,缺缝纫机了,又请他们生产一批,缺电风扇、缺东缺西,都能找到机械厂头上。

    谁让他们设备最全、人才最多呢?

    面对这种情况,陈凡酒兴上头,也是一番指点江山、挥斥方遒,“你们是坐在金山上啃窝窝头啊,这么好的条件,尽给商业局当牛马了。

    电风扇、自行车、缝纫机是很稀罕的东西吗?有没有听说过电饭煲?”

    所有人齐齐摇头。

    陈凡左手做了个插插头的动作,右手手指往下按了一下,“电饭煲,就是煮饭的小锅,只要通上电,按一下,等着饭熟就行了,都不用管。”

    他端起饭碗打了个手势,“全国有多少城市、又有多少城市家庭?要是每家每户都能买一只电饭煲,你们自己算算那是多少钱。”

    杨厂长还在思考怎么用电煮饭,旁边的赵主席就对着陈凡问道,“那么哪里有电饭煲卖呢?”

    若是真的插上电就等饭熟,别的什么都不用管,那倒是挺方便的。

    就是这玩意儿好像没听说过啊?

    虽说我国60年代就进口了电饭煲,可是数量极少,主要是供给外国专家和特定人群,普通商店很少有卖的。

    如果只有一个地方可能有,那就是号称全国货品最全的王府井百货。

    可他们都没去过,自然无从得知。

    至于他问哪里能买到,倒不是想自己用,而是想买回来仿造。

    陈凡看着赵主席,嘿嘿笑道,“这个问题问得好,目前只有首都的王府井百货、友谊商店有得卖,再就是上海的大百货公司可能有。除了这两个地方,就只有广东有。”

    妇联钱主任有些好奇,“小陈老师,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呀?”

    其他人也都将目光投向陈凡。

    按照他们了解的信息,陈凡应该没有出过云湖啊。

    陈凡微微一笑,眼神有些惆怅,“大家都知道,其实除了医生和机械工,我还是一名文学爱好者。”

    听到这话,所有人眼里都露出恍然的神色。

    陈凡却似乎没有看到,继续说道,“我写过几篇小小的文章,侥幸得到几位读者的厚爱,其中一位是广东廉江的。他是廉江家用电器工业公司的职工,前几天的时候,他给我写的信里,就详细讲了电饭煲这个东西,而且还说他们单位生产的产品供不应求,所以我就知道了。”

    说起廉江家用电器工业公司,知道的人可能不多。但是说起这家公司产品的品牌,不知道的人可能不多。

    半球就是他们家的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