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不過有時候收不上來,這里面是真的有蹊蹺,屬于彈性很大的一項收入。 李彥對于力課不太感冒,百姓的錢被三七分成,他用的也難受,但制度就是這樣,令史更是再三暗示,會優先安排。 雙方互通姓名,談天聊地,辦理好基本手續后,李彥行禮道:“多謝盧令史了。” 盧令史趕忙還禮:“這是下官應該做的,李校尉折煞了。” 李彥試探道:“我這里還有一事相求。” 盧令史笑道:“請說!請說!” 李彥不彎彎繞繞:“盧令史應知,我任內衛武德一職,麾下卻無得力能手,吏部匯聚天下人才,能否提供些參考?” 盧令史臉色微變:“這……” 李彥道:“我不貪奢,只想選幾位縣尉法曹。” 盧令史神情稍稍緩和:“縣尉啊……” 京官一向看不起外官,而地方上的縣尉,更是他們眼中的賤職,工作辛苦,升遷困難。 后來的杜甫,科舉之路走不通,權貴之門走不進,在長安困守十年,依舊拒絕出任縣尉,寫下了“不作河西尉,凄涼為折腰。老夫怕趨走,率府且逍遙”的詩句,那不是他一個人的觀念,代表著當時的共識。 但即便如此,盧令史考慮后,還是不愿意松口。 內衛和其他部門關系還好,和吏部是天生的不對付。 因為內衛的晉升,不經過吏部,把它踢開了。 實際上, 際上,天底下多少選人眼巴巴期待著吏部銓選,更別提那些等著升官的。 內衛才多少職位,根本影響不了吏部的權柄。 但對于這種手握大權的部門來說,我不管到你,就是冒犯。 盧令史希望和李彥有交情,卻不希望和內衛有交情,實在是公私分明。 于是乎,他微微一笑,既不拒絕,也不同意。 李彥同樣微微一笑,翻出一本書卷,當場閱讀起來。 盧令史一愣:“這是?” 李彥道:“啊,這是太子殿下贈予的《瑤山玉彩》,我時時翻閱,獲益匪淺。” 盧令史:“……” 小郎君,太直接了吧? 不過李彥看書時的神態,似乎還真的有些不同。 那份專注凝重,仿佛皓首窮經的儒者,全身心的投入到讀書的樂趣里。 為了拍太子馬屁,也是拼了。 盧令史十分欽佩,想了又想,終究不愿意因為這點小事,得罪這位前途遠大的小郎君,咬牙道: “好,我予李校尉一份名目!” …… 半個時辰后。 李彥來到了大理寺后面的內衛駐地。 在十幾年前,這里曾極為興盛,如今已經荒廢了。 隨著丘英歸京,才算恢復些人氣,有雜役不斷進出,打掃衛生。 但李彥一路看過來,皇城內的各個政府部門,應該就屬內衛最寒酸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