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二十章 一只公鸡?-《姬唐》
第(1/3)页
“这件事朕会彻查的,先说说第二个吧!”
“什么是百姓适宜生存的环境?”
对于吐蕃之事李世民不能只听姬松一面之词,但也不得不管,这小子虽然有时候不着调,当年说出去的话都不会无的放矢。
“适宜的环境,陛下可以想象现在大唐的关中,蜀中,中原产粮之地。”
“百姓何以生存?民以食为天也!”
“只要有足够的耕地,足量的粮食,充足的水源,这些都是环境的影响。陛下可以看看这些地方有什么区别?”
李世民等人沉思起来,姬松所说的地方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那就是平原。也只有平原才能方便百姓耕种。
“不但要有平原,还需要方便浇灌的水利,便利的交通。而这些都需要足够多的人口,只要有人口,再加上适当的政策,百姓自会很好的生活。”
姬松没等他们说,就继续说道:“所以,我们再来看看哪些地方应该成为大唐的基本盘。”
“中原不必说了,关中蜀中、河北、江南都是我华夏自古就耐以生存的地方,绝不可放弃。”
“那除了这些呢?”
房玄龄突然说道:“陇右,还有陇右!”
“不光是陇右,河东之地,只要是大河,大江流域辐射的地区都不能放弃。”
杜如晦补充道。
“大家是不是忘记了什么?”
长孙无忌突然说道。
“无忌有什么话就直说,今日我们君臣局好好论论我大唐的根本所在、只有知道这些,我们今后才能更有清晰的方向。不然东一榔头,西一棒槌的,到头来却发现得到不该得到的,失去不该失去的,为后人所诟病!”
长孙无忌闻言一礼道:“大家刚才说确实是百姓赖以生存的根基所在。但大家好像忘了,只有安定的生活百姓才能好好的活着。那么这就联系到了第一个防守的问题。”
“怎么才能避免敌人入侵我们赖以生存的根基?山川之险,兵力的强盛。以这个角度分析的话,为保护河北,那么辽东就是首要之地,绝不可假人之手,不然就是将命脉放在别人的手里。”
“防御陇西就需要以西域为屏障,这才可以高枕无忧。河东之地则在于草原,那么至少长城防线也不能放弃,甚至于彻底将草原纳入手中。”
“西南之地..........”
说到这里,长孙无忌不可思议的看向姬松。房玄龄,杜如晦,李世民也同样如此!
此时就是傻子,也知道要防守西南的重心所在了。
“吐蕃!”
李世民咬牙吐出这两个字。
“不错,就是吐蕃!”
姬松毫不意外道:“其实这也是自古到今多少强盛王朝都要向西,向北,向南不断扩张的原因。这些地方很多都是不毛之地,中原百姓根本难以生存,却不得不去花费大量人力物力,甚至举国之力也要防守的原因!”
“原来如此,原来如此,朕明白了!”
李世民面露激动,他从来没有听谁将一个国家的防御和生存原因说的这么透彻。
为什么要防御?因为守护。
因为守护,所以才不断向外扩张。不管历史上的那些雄才大略的君王是否有这样的认知,但事实证明,他们就是在这条路上不断前行。
“这就是你为什么要将第一条防体系放的那么远的原因?”
“不错!”
姬松点头道:“因为这是我经过无数次推演之后得到的最优规划。昆仑山只要守住,只需少量兵力就能抵挡住西方的敌人。岭南之地在于气候,这些姑且不论。其他地方我们打下来并不是我们非要不可。而是只有将这些地方打下来,我们就能凭借地利防守敌人的进攻。”
“至于这些地方是穷山恶水,还是不毛之地,这都不是我们考虑的问题。因为只要这些地方在手中,大唐就可以放开手去发展内政,而不虞有外敌突然打到家门口的事情发生。”
“这就要说道第三个前提了。”
“多样的地理环境!”
“天生万物以养人,这句话实在狂妄至极。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,天道至公,岂会之眷顾人?”
“高山,丘陵,水泽,沙漠,隔壁,雪原,森林,雨林等等,它们看似不起眼,我们也很少注意到它们。但大家可知道,我们大唐的两大河流,他们的发源地都是在高山。准确说实在昆仑山脉。”
“而昆仑山脉在哪?”
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