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黄尊素心里叹气,就知道会这样。若是昏君之下,自家儿子提的那个东西吧,人接受起来还算是容易。可如今这种境况,说实话,君王真不昏聩。或者说君王对臣下不宽容?除了叫干活干的狠点之外,没别的毛病。你说得一心为公,那一心为公了,多干点,不也是公心吗?朝廷也不欠大臣的,对不? 四爷一到前面就听说这个黄尊素来了,就笑:“叫进来吧。” 一进来四爷就摆手,“你必是一宿也没睡。” 黄尊素就请罪,“臣没教好……臣有愧。” 四爷摆手,“皇后昨晚就说,你必是在家打孩子呢。今早你一来,我就知道,必是皇后说对了!打什么呀?脑子会想事的孩子,是打不得的!再说了,能自己个独立的想个事,不受谁的干扰,这是好事!太子昨晚上跟朕提了,点了你家那孩子去詹士府。旨意今儿就下了,安心回去当差吧,几个学生几句话,朕受得,太子也受得。” 黄尊素哪里能就这么回去,他躬身道:“皇上,臣怕有人躲在后面兴风作浪啊!” 兴风作浪?朝堂里哪有不起风浪的呢? 东宫一开,迎面而来的,就是种种的算计。这点事传的很广,但宫里对此没有说多余的,下的都是一道道旨意。谁谁谁被调任东宫兼任什么什么官了。 最扎眼的就属季成礼和马羡儒了。 季成礼,这还有个来处。虽然不知道为啥工部一尚书,跑去给太子做总师傅去了,但好歹人家是六部之一呀!还算是能理解。 这个马羡儒?哪一个? 此人的来历颇为神秘,就像是突然冒出来的一样,一个瘸子,走路一拐一拐的,拄着根拐杖,就这么出现在了众人视线里。 随着几位师傅的到位,东宫便步入了正规。年幼的太子,每日就是读书和习武,林雨桐就觉得,孩子去念书去了,还是自家请的家教,这是可以放心的。她的注意力一方面在老二身上,一方面得关注张皇后有孕,另外,有点时间,还得关注这册封典礼。 作为皇后,她真挺忙的。 二皇子的满月没办,百日要不要办呢?怕引起不必要的联想,百日也只小范围内过一过就算了。 三月,来贺喜的使团,距离京城也不远了。而比使团先一步回来的,是李自成。 关于李自成杀妻之事,在安南的其他大臣在折子里都有提过。因此,朝中关于他杀妻之事,在下面议论的也不少。人还没进京,弹劾他的折子就已经堆满了。 而就在这个时候,辽东出了一件事,叫朝中的局势瞬间紧张了起来。 什么事呢?袁崇焕杀了贺一龙。 贺一龙什么出身呢?他出身新军,是从西北跟林雨桐一起回京城的几个少将军之一。历史上,他也不是无名之辈,也是起义首领之一,后来被李自成灭了,但大大小小是个人物。 此人没有李自成张献忠升的快,但因着他出身新军,因此,多以监军的身份在军中督办协调粮草。很突然的,贺一龙被杀了。 袁崇焕上了折子,说是贺一龙中饱私囊,克扣军饷,为平军中怨气,斩杀了贺一龙。 林雨桐都以为自己听错了,“中饱私囊,克扣军饷?这怎么可能呢?”这不是说人的品性如何,而在于这几年四爷在改的一直是制度!军中多少人,每年每季多少衣裳,按照定量搭配多少粮食多少菜多少肉,甚至到了食盐和油脂都要规定的程度。而且,这是公开的!上至将领,下至士兵,在吃上差不多,在穿上薄厚差不多,不过是料子不同样式颜色不同而已。唯一的区别就是拿到银钱不同。这银钱里,很多都是交由给军垦,直接发放到家属手里。这是有一个非常严格的交接过程的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