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这人探头出去瞟了一眼,嘀咕了一声莫名其妙。女官就是这样的,比家里的老婆更难琢磨。 他这么想着,脚步不停,只接奔着左侍郎的差房去了,这事归左侍郎负责。 去的时候左侍郎也正忙着呢,年底了,各种的祭祀,礼部真没有闲人。他直接回复了,“女官将折子送回来了。” 可算送回来了,这边没交差,这就是有事没了。 每天这衙门都有一张大表格在那贴着了,谁的差事没完,叉叉就一直在。他这个差事的叉叉都累计了多少天了。 他才摆手说,给参政院送去,叫他们分拣到各个行省各个府县,那边也催呢。这一件差事不完,相关一条链上的人都有叉叉没消呢。 结果都要开口了,他出于谨慎,还是点了点桌子,“你先放下,稍等片刻。” 把手里的其他差事放下,把匣子打开,随手拿了一张折子出来,想看看!皇后处理事情很干脆,除非不在京城,否则,真没出现过拖延的事情来。 这次这个……有点异常。 他翻开一看,以为是看错了——不准! 怎么就不准了呢?送上来的折子有问题吗? 这个他们只是分类,大致看了,没发现有大的问题才给递上去的。这是自家哪里出纰漏了吧! 结果他看了一遍,没毛病呀!这怎么不准了呢? 他放下这个,又拿起一份,还是不准!这个又怎么了?再看一遍,还是没觉得这折子哪里不对。 他这才慌了,把折子挨个都打开瞧了一遍,张张都是不准! 坏了!肯定是出什么事了?是不是下面又弄虚作假,被皇后给逮住把柄了!毕竟锦衣卫——对了!现在没锦衣卫了,都改禁卫军。但是,锦衣卫和东厂干的原来干的什么大家都知道。 这人把折子全放匣子里,找尚书大人去了。 礼部尚书何宗善,他也忙呢!要过年了,这各个土司,都得恩赏的。各个属国,上折子怎么说的。忙的焦头烂额的,结果为这点事找来了。 现在哪件事不比表彰节妇的事大? “娘娘没准。” 几个?哪个行省的?哪个州府的?发吏部,叫他们自查! “都没准!” 啊? 是的!都没准! “都有问题?” 下官没看出哪里有问题。“那就是下面那些人又捅娄子了!”何宗善放下笔,特别生气,“吏部怎么选人的?他们捅的篓子,叫咱们没法过年。” 对!根子还在吏部,“那您的意思呢?这个给吏部送去?” 吏部无权接管这个。何宗善就道,“请吏部的人过来。”没的他们出了错,咱还得上门找他们去!外面风大雪大,老夫不想动弹,请他们过来。 是!这位放下匣子,转身就走。 吏部尚书是李汝华,然后被拉着的脸的礼部侍郎请去了。他也很不高兴,便是有些官员做的不到,咱过完年再查,成吗? 眼看就过年了,容不得这三五天的空档? 顶风冒雪的到了礼部,结果就被好一通挤兑,“……地方官员的任命,都是你们吏部拟定人选,内阁过审,皇上少有改动的时候。” 皇上的人都塞到军垦那一堆去了,军垦不受地方辖制,这是两套体系。若不是军垦单供军资,这事朝中就无法推行。也就是这内忧外患的时候,叫皇上把事情给办成了。 但对于地方官员的任命,说实话,吏部当真是小心谨慎的很。因为每个地方都有军垦,军垦里都是皇上的人。这就跟每个地方安插了钉子一样!军垦能监督当地官员,当然了,官员上折子也能参奏军垦。这就是相互监督的两套班子。 不管是出于公心也罢,出于不敢大意出错的原因也罢,总的来说,他觉得吏部这两年任命官员还是慎重的。 但是呢,这里面要是有几个不长眼的,也说不准!因此,他哪怕不高兴,态度也很好,“哪里出了问题,名单递过来,我们主动给御史台送一份去,内查,御史查,真要有问题,那就得呈送给刑部了。” 我又不徇私,你又何必因为这个,给我脸色瞧。 何宗善点了点匣子,“这是表彰贞洁烈妇的奏折,各地都有。皇后一盖没准!” 不可能! 何宗善推给他,你自己看。 李汝华真就翻了一遍,眉头越皱越紧。而后他放下折子,看何宗善,“事情不对呀!” 可不就是不对嘛!你这都是任命了什么人呀? 李汝华抽出两张了,“这位知府姓耿,是四川那位耿念秋的亲侄儿。”这是皇后的人! 还有这个,“这人姓梅,林家的姻亲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