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章 商人毛一-《我在春秋当领主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樊伯玉眉头微微一皱,终于感觉到这件事并不简单。

    “毛一,你们去年所售黍米有多少?”辛又问道。

    “并不多,在辛邑收上来各家黍米一百五十石,全部在甘鹿售出,一半换成钱,一半则换成了陶器和一些农具。”

    “哦,除了粮食,我们还卖了什么货物?”

    “还有就是那些邑中经营的货物,动物毛皮、牲畜以及浩酒了。”

    “哦,那所售之物的账目呢?”

    “因为要与国人分利,所以这些货物售卖的书契,都要交给载师,并未在我们商户手中。”

    商人其实只是负责跑腿的,专营的货物他们根本插不上手。

    樊伯玉的头上,流出了一丝冷汗。

    他就是再笨,也知道辛又要做什么了。

    因为他从这些“货款”当中,贪墨了不少!

    国人们识数,但是大多不认识字。

    毛一每售卖完一笔货物,都会和对方立下书契。

    这些书契全部掌握在樊伯玉的手中,然后按照书契上的数字,将所得分给国人。

    一些老实又不识字的国人,樊伯玉就故意说低他们出售物品的价格。

    反正他们又不认字,书契上的字也看不明白。

    所以这些书契根本不会到国人的手中,全部都被放在樊伯玉的家中。

    美其名曰:保管。

    偶尔有人发现自己的东西和别人或者往年的价格不一样,樊伯玉就放毛一随便找个借口糊弄了过去。

    比如路上的损耗,比如被雨水淋湿,比如今年的“行情”。

    而邑中识字的人,基本都是三老的家庭成员。

    他们相互勾结,期满国人,非常默契地隐瞒了书契上的真实数字。

    长久被期满的国人,也从未感觉到有什么不妥。

    毕竟很多国人,一辈子都没有机会离开辛邑。

    他们从来都是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当中,很难接受外部的讯息。

    每年各种商品的物价到底什么情况,也只有这些能经常出入其他邑城的人才知道。

    即便偶尔有人发现不对,也会被樊伯玉这样的大家族给以不同程度的“教训”。

    谁敢继续追问?

    几个大家族联合起来,完全的蒙蔽了众多国人。

    而辛又,很早就知道这里面有猫腻,但是他没有切实的证据。

    这种粗糙的手法,太容易留下破绽。

    也就是几个大家族长期以来压榨国人,他们甚至懒得用更加高明的手段去欺骗国人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