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94章 探讨-《明左》
第(1/3)页
求见左梦庚的老先生,乃是朝中重臣。
黄士俊,字亮坦,号玉嵛,以七十高龄而步入大明阁臣之列。
“朝中纷纷扰扰,各抒己见,以致于乱成麻团。老夫心烦意乱,却不忍再增纠葛,因此辞官归乡。途径山东,屡见新鲜,因此叨扰了殿下,还望恕罪。”
黄士俊说明了拜见的缘由。
听到他辞官了,左梦庚想起此老的资料,不禁笑言。
“世人皆言,玉嵛公拥有神鬼莫测之能,可预知朝堂凶危。此番莫不是也如此?”
黄士俊在大明官场当中,算上这一次,一共辞官了三次。
而这三次,都帮助他逢凶化吉,遇难呈祥,还保住了清誉。
他第一次辞官,是在天启三年。
因为魏忠贤当权,他气不过,也知道事不可为,干脆辞官归乡。
当时他的好友杨琏、左光斗等人就称赞他知晓先机。
事实也是如此。
后来朝中的争斗愈演愈烈,杨琏、左光斗等人全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。
他第二次辞官,是在崇祯三年。
彼时己己之变刚过,崇祯对东林党彻底抛弃,开始大肆清算。
黄士俊敏锐地察觉到这位帝王似乎和先帝没什么区别,便选择了辞官归乡,又避免了卷入风波。
到这一次,同样是发觉了朝中局势不稳。更重要的是,大明的颓势已经止不住了。
本来即将彻底剿灭农民军,让朝中上下都弹冠相庆,觉得安内之举即将大功告成。
可是清军的入寇,一下子打醒了许多人。
这更是让许多人产生了天命如此、如之奈何的悲观情绪。
在见识到杨嗣昌等人的肆意妄为和崇祯的歇斯底里之后,黄士俊彻底失望,再一次提出了辞官。
崇祯没有挽留,也不想听他召回东林贤达的意见。
黄士俊满腔抱负不得实现,郁郁南下。因为要走运河,恰好经过夏国境内。
看了沿岸富足安宁的景象,黄士俊大为惊奇,干脆下了船,在山东各地游历起来。
到济南之前,他其实已经走过很多地方了。
而走的越多、看到越多,对于夏国的强盛也就感受到越深。
虽然自幼可在骨子里的忠义思想让他还对大明留恋不已,但黄士俊不得不承认,未来能够取天下者,非夏国莫属。
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