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[19]万历四十八年三月,熊廷弼上奏:“四十七年十二(疑为‘一’字)月赴户部,领饷二十万两,十二月领饷十万两,四十八年正月领饷十五万两,俱无发给……岂军到今日尚不饿、马到今日尚不瘦不死、而边事到今日尚不急耶?军兵无粮,如何不卖袄裤杂物?如何不夺民间粮窖?如何不夺马料养自己性命,马匹如何不瘦不死?而户部犹漠然不一动念。”他说户部犹漠然不一动念,是客气的说法,漠然不动一念的,当然是皇帝自己。 [20]“他日蓟门蹂躏,铁骑临郊,陛下能高拱深宫,称疾却之乎?” [21]户科给事中官应震言:“内库十万两内五万九千两,或黑如漆,或脆如土,盖为不用朽蠹之象。” [22]中共发掘帝皇坟墓,偏偏拣中了神宗的“定陵”,改建为博物馆,称为“地下宫殿”。 [23]努尔哈赤有十六个儿子,个个是有名的勇将。两个侄儿阿敏与济尔哈朗也十分厉害。 [24]康有为《袁督师遗集·序》盛称其文字雄奇:“夫袁督师之雄才大略,忠烈武棱,古今寡比。其遗文虽寥落,而奋扬蹈厉,鹤立虹布,犹想见鲁阳挥戈、崆峒倚剑之神采焉。” [25]《明史》说熊廷弼左右手都会射箭,但没有提到袁崇焕会武。 [26]关于袁崇焕的事迹,如未注明出处,主要系依据《明史·袁崇焕传》所载。 [27]袁崇焕考举人时,有〈秋闱赏月〉诗,有句:“竹叶喜添豪士志,桂花香插少年头。” [28]袁崇焕于万历三十四年(一六〇六)中举,时年二十二岁。他中举之前,居于广西平南,最初在平南考秀才,平南人说他冒籍,于是他改到藤县去考,他有诗题为〈游雁洲〉,唐时新进士在长安慈恩寺雁塔题名,所以“雁塔题名”表示考中,平南县衙前河中常有雁,当地人士以雁只多少来预卜中举人中秀才的人数,袁诗云:“烟水家何在?风云影未闲,登科闻有兆,愧我独缘悭。”当是落第之后所作,诗附有注:“予居平南,初应童子试,被人讦,今改籍藤县,故云。”中举之后,到原籍东莞去扫墓,有诗〈登贤书后回东莞县谒墓〉:“少小辞乡园,飘零二十年。敢云名在榜,深愧祭无田,邱陇棠梨在,衣冠手泽传。夕阳回首处,林树郁苍烟。”这是他原籍东莞、籍隶藤县、幼居平南的证据。 第(3/3)页